2025-26年度 十月校長的話
  • 首頁
  • >
  • 2025-26年度 十月校長的話

2025-26年度 十月校長的話

日期: 16/10/2025

相信孩子都是平凡中的不平凡


十月的公益金便服日和十二月的聖誕聯歡會是同學們最喜愛的活動,因為他們可以扮演各種卡通角色。最近,我收到了家長透過Facebook寄來的照片,看到同學們扮演《鬼滅之刃》中的角色,特別是吾妻善逸,這讓我思考了許多。善逸的形象通常被視為膽小、貪生怕死,但他的故事卻值得我們深思。雖然看似不靠譜,他卻守信用,拼命保護朋友的承諾。在危機時刻,他用一招展現堅強意志和勇氣,這全因他的師傅桑島慈悟郎爺爺看到了他的潛力。善逸的成長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循循善誘的教導下,逐漸建立自信,專注於自己的發展。


成長路上,我們或許都試過像善逸一樣懷疑自己的能力,感到不如他人。我們努力過、跌倒過,也想放棄,甚至看不起自己。直到有一天,當我們遇到願意相信我們的人時,就能找到前進的動力。就像爺爺對善逸所說的:「把一招練到無人能敵,就能成為無可取代的存在。」這句話激勵了我們的學習,無論成績如何,我們都要努力不懈。


愛官相信每位同學都是獨一無二的,擁有自己的強項。因此,學校投入資源,開設多項訓練,鼓勵學生發揮潛能。老師們不斷改革課程,引入混合式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以幫助學生迎接未來的挑戰。我們也希望家長能像爺爺相信善逸一樣,相信孩子貌似平凡,經過磨練,會有不凡成長。善逸的成長告訴我們:「孩子不需要甚麼都會,只要把能做的事情做到極致,就有可能成功。」我們常以為孩子要樣樣皆能,為他們安排無數興趣班。事實上,孩子若能專注於一項事業,便已非常了不起。多次在學界標槍及擲項有傑出表現的伊藤永希校友、香港健美體操隊代表蔡溢校友、三項鐵人香港唯一視障運動員朱建華校友、女子甲組籃球員周希廷校友、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莫慶炎校友、擔任律師仍熱心服務的譚雪欣校友、牛津大學攻讀物理的楊懷堃校友等便是好榜樣。許多成功的商業發展也印證了專注的重要性。賈伯斯重返蘋果公司時,砍掉70%的產品線,專注於核心產品,成就了iPod和iPhone。Tesla、Netflix和微信等也都是專注的成功案例。當你成為「專一」,才有可能成為「唯一」。


善逸的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不應依賴恐嚇或比較,而是要鼓勵和因材施教,發掘每個孩子的天賦。我們應多陪伴孩子,為他們找到適合的良師及發展空間。愛官舉辦了「小故事大成就」生命分享會,邀請來自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與同學分享他們的成長經歷,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志向、興趣和能力;又聘請數十位專業教練及導師悉心教導,希望同學找到自己的閃亮點。我們對學生要求嚴格但不苛刻,接納但有要求,支持他們找到自己的價值。善逸的轉變讓我們明白教育的意義:相信孩子的潛能,陪伴他們成長。這是愛官的教師與家長共同追求的理想,共勉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