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2023-24年度 五月校長的話
2023-24年度 五月校長的話
日期: 17/05/2024
各位親愛的家長及同學: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小時候常聽老師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其實,「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是相輔相承,非常重要。我們讀書不單增進知識,更希望能從更廣、更闊的角度去思考。隨著人生歷練的增長,我們的知識都會一天又一天地增長。但是,這些都只能是我們自己在某一時某一地的經歷,即使我們向朋友們虛心學習,那也只能是數個人或至多數十人的所見所思。一旦我們進入書本的世界,情況就不同了。我們不但可以透過來自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種族、階層的朋友的視角察看這個世界,還可以跟古哲先賢跨時空交流。我們不需要「真的見過張騫」,也可知道他如何完成通西域的壯舉,領略他的胸襟和眼界。倪匡先生寫了香港人引以為傲的《衛斯理》系列科幻小說。他坦言自己不是一個喜歡旅行的人,但他寫的小說卻帶領讀者上山下海,尋幽探秘,讓人大開眼界樂而忘返。曾經有記者訪問他時,問他何來這些豐富的知識,他笑言道:「大部分都是來自我家中一套少年百科全書。」,所以我們一定要「讀萬卷書」。
在古代,「行萬里路」是很難達到的目標,但在旅遊如此普及的今天,卻是十分容易,所以我都鼓勵大家一定要出外走走。生活經驗是寫作的泉源,身置其中不單能親自體驗書本的內容,更能獲得書中無法找到的經驗。而且,「行萬里路」讓我們生活變動,會讓我們跳出原本舒適圈和打破固有的思維,會讓我們面對各種的未知與體驗不同的感受,絕不簡單。很多同學都分享他們去大埔滘的有趣經驗,看到很多動物或昆蟲後,才發現自己不敢直視某一種昆蟲。有些同學居然不怕黑,與家長一起參與夜間生態遊,慢慢看到自己所不知道的一面。「行萬里路」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如何向別人問路?如何規劃行程?如何適應不同的文化、習慣、飲食、氣候等,都是一項鍛鍊。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實是出自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二》。古代萬卷是指皇帝的試卷。讀書為了進京趕考,金榜題名。現比喻要努力讀書,讓自己的才識過人並讓自己的所學的知識,能在生活中體現,同時增長見識,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讀萬卷書」就像人們通過一個窗口看到了知識和能力,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識和能力,還要靠走出門去「行萬里路」實踐出來。中國旅遊日於2011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正式確立,定於每年的5月19日,以紀念《徐霞客遊記》開篇之日。 在5月19日當天及前後幾天內全國各地都會集中展開「中國旅遊日」活動。大家別一直窩在自己的書房,快起身去看看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