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1年度 三月校長的話
  • 首頁
  • >
  • 2020-21年度 三月校長的話

2020-21年度 三月校長的話

日期: 12/03/2021

各位親愛的家長及同學:

校長的話 : 學習的新常態

最近東區疫情肆虐,有學校停課,有居所進行強檢。為了保障學童健康,教育局考慮了疫情最新發展、衞生專家的意見及學校的準備情況,讓學校安排不多於全校人數三分一為限的學生回校上實體課,上課時間仍以半天為限。為了讓同學「停課不停學」,老師們花盡心思,透過各科的共同備課去設計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去預備豐富的學習材料;又安排每級學生以兩星期為一個循環回校上實體課,以便老師先鞏固同學在網課所學,打好基礎,並進行進展性評估,以檢視學習成效,找出同學的學習難點,加以改善;又安排成長的天空、功課輔導班及部份校隊於下午透過網課進行,以照顧有需要的同學。這一切務求讓同學安心在家學習,能有所裨益。在這段時間,老師仍帶領同學透過網上學習及比賽,擴闊視野,在下列活動都有出色的表現,包括:

  1. 2C黃俊珽及5A黎倩希在Tublock世界盃科創比賽取得特別賞及大賞;
  2. 6A陳子燁、林伽楠、劉偉杰、于正言及4A彭棹楠、陳諾樂、唐杏榆、林逸喬參加由See Change Education舉辦的2021 Parliamentary Debate Competition,參賽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國際學校及本地學校.。4A唐杏榆更取得小學組Top 8th Speaker Award;
  3. 2A黃佳楠、3C吳苑瑜、5A黎倩希參加Happier Community Competition 2020取得卓越創意獎;
  4. 6B陳書航於第二十二屆全港中小學普通話演講比賽2020榮獲港島區高小組優異星獎;
  5. 合唱團於聯校音樂大賽2020榮獲小學合唱團(金獎);
  6. 中國舞校隊於第五十六屆學校舞蹈節榮獲小學高年級組中國舞(群舞)甲級獎;
  7. 本校全體學生於2020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選舉獲得最踴躍投票獎和最高票數獎(小學組);
  8. 本校初小學生於「尊重。包容。負責。關愛」標語創作大賽2020獲得初小組踴躍參與學校獎;
  9. 本校於樂繫校園獎勵計劃榮獲「樂繫校園」優化大獎;
  10. 四年級同學參與了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TIMSS),在數學及科學科領域的表現比全港參與學校平均水平高。

學校更參與了香港大學「數碼360計劃」,在專家的指導下檢視網上教學的質素,並研究停課期間全面採取網上教學的學習情況以及日後的需求,以便找到可以增加網上學習質素的方式及準備日後恢復正常上課的情況,為數碼化做好準備。本校亦獲香港大學、課外活動主任協會邀請分享本校如何在疫情下讓同學持續學習,現有幾點想與大家分享:

甲、為推動自主學習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自主學習是現今教育的新方向,讓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促進者,帶領學生掌握學習的技能及培養應有的態度,同學透過預習、課堂討論、簡報、投票、構思腦圖等活動去建構知識,並透過撰錄筆記反思所學。疫情讓同學留在家裏透過網上學習,也讓家長對子女的學習有更深入的認識,當中的三大元素:

(1)課前預習——學校每星期會上載下周的學習材料予同學備課

(2)課堂學習——網上/實體課堂學習;以及

(3)課後延伸——各科電子學習平台,讓同學能進行預習及課後延伸。

乙、線上(Online)與線下(Offline)的混合學習模式:

現時學校以一種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模式,教師透過網上平台及網課施教,並設計活動讓同學在家或在社區進行觀察、探究,如觀照寫作、藝術創作或科學小實驗等,務求線上學生自主學習,線下透過富趣味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除了各科學習平台外,學校亦引入了【野eLearning】網上學習系統,學生可透過文字(有粵、普、英聲音導航)、圖片、影片、虛擬實景,透過AR及VR技術深入了解香港的自然生態,進行全方位學習,可瀏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kKtd4mjgFE

近年,學校以「氣候變化」為主題,舉辦了多元化的學習活動,期望家長能鼓勵同學多留意身邊大自然的變化,本人獲邀於3月13日(星期六) 1230-1300出席香港電台 Radio1 環保節目「大氣候」分享本校環境教育的經驗及師生努力的成果,歡迎各位同學及家長收聽。

學校會繼續落實教育局發出的《學校健康指引》及衞生防護中心的《預防 2019 冠狀病毒病給學校的健康指引》的各項衞生防疫措施,包括在校園內所有人士須時刻戴上口罩,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在校舍出入口為師生量度體溫等,以保障師生健康。校舍仍保持開放,家長如有需要,可安排子女回校,歡迎與班主任聯絡,以便校方作出安排。本校會繼續遵照教育局的指引,在疫情發展容許的情況下,增加面授課堂的時間,儘量在滿足學生學習需要及防疫抗疫之間作出平衡。讓我們透過家校合作,共同抗疫,讓疫情早日退卻。

Top